5月7日上午,景德镇市委书记胡雪梅,景德镇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克龙来校调研。校党委书记蒲守智,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热情接待胡雪梅一行,并在湘湖校区综合会议厅召开座谈会。校党委常委班子成员王海波、冯浩、陈云霞、黄勇、胡银娇、王金海、杨志民、曾德生、陈丽萍,市领导吴隽、罗建国、徐辉等出席座谈会。陈克龙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胡雪梅表示,陶大是景德镇的金字招牌,我们要竭尽所能、倾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全力、全心、全情为学校发展提供好保障、为人才引进提供好政策、为创新创业提供好空间、为科研攻关提供好环境。景德镇是陶大生动的实践课堂,陶大要积极融入、尽展风采。要着力在国家试验区建设、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校友回归等方面尽展风采,为景德镇发展贡献更多陶大力量。景德镇和陶大血脉相亲,校地务必要双向奔赴、双向赋能。校地双方要树立“一家人”理念、强化“一盘棋”思维、凝聚“一起拼”合力,携手不断谱写校地合作新篇章。
蒲守智对胡雪梅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陶瓷大学与生俱来就有着为景德镇经济社会发展承担责任、多做贡献的情怀。希望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校地之间着眼新时代地方与高校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深化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校地共同体。一是深化构建战略协同共同体,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二是深化构建人才发展共同体,为千年瓷都和百年学府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三是深化构建创新生态共同体,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四是深化构建文化价值共同体,携手走出中华优秀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新路。
陈克龙在主持时表示,校地合作是推动教育资源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互促互利共赢的重要举措。多年来,陶瓷大学与景德镇市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此次到陶大开展调研,目的是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双方合作走深走实,为校地融合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希望双方能够以这次座谈会为新的起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感恩奋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携手并进,谱写校地高水平合作的新篇章。
吕品昌就我校充分发挥艺术资源、科技创新、学科专业、国际办学等优势服务地方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大学依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服务景德镇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陶瓷大学各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未来,学校也将依托“双年展”“唐英瓷坊”“留学、驻场、访学陶大”品牌,搭建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国际陶瓷文化交流长效平台,以陶瓷为载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景德镇故事”和“陶瓷故事”。
会上,吴隽就校地融合发展从陶瓷大学专业建设、孵化转化平台建设以及助推地方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徐辉就推广建设“唐英瓷坊”、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江西基地等陶瓷大学需要景德镇市支持事项作了答复,王海波就科技创新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与就业等景德镇市需要陶瓷大学支持事项作了答复。
调研中,胡雪梅一行来到景德镇陶瓷大学润心馆,参观“美术思政”学生作品展,对学校创新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陶冶成器”等特色做法表示赞许。在研究生艺术实验楼,30件以国家试验区建设为主题的雕塑作品栩栩如生,胡雪梅仔细欣赏、驻足观看,不时与创作人员交流作品构思,她表示,这些作品立意高、有创意,要立足国家试验区实践,着力创作更多新颖生动的优秀作品。
学校党委(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人事处、计划财务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处、招生就业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团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博物馆及景德镇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教体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自规局、市文旅局、市外办、市市场监管局、试验区管委办、市陶瓷人才服务中心、浮梁县、珠山区、昌南新区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座谈会。